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电企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 “联合出海”正当时

来源:中电新闻网 时间:2014-11-19 00:00:00

“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据商务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投资总额达到7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9月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97.9亿美元,同比增长90.5%。”商务部投资促进局杨依杭副局长日前在第六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电力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

电企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
  中国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会长张国宝认为,我国装机容量和电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发电设备技术、输变电设备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已能生产世界上最大的70万、80万千瓦的水轮机组,世界各地的水电工地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电力领域已经成为我国“走出去”有比较优势和技术竞争力的领域。“国家电网获得了菲律宾、葡萄牙、巴西等国输电网的特许经营权,在海外电网的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南方电网与老挝、越南等国签订了电力合作协议,以BOT的形式投资越南永新电厂;国华集团、中国成达工程公司等都在印度尼西亚直接投资电厂,或提供设备、施工、管理,印尼合作方对此非常满意。”张国宝介绍。“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电力设备老化程度高于我国,面临更多新任务,相比之下,我国具有后发优势。我国是全世界拥有最多超超临界机组的国家。近八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亿千瓦,至少有80%的发电设备寿命不到10年。目前,我国燃煤机组每千瓦时煤耗降到了320克,低于美国50克。”张国宝说。
  此外,2012年以后,电力设备的利用率也有所下降,今年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比去年至少降低100多个小时,但新增装机容量至少增加9000万千瓦,明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还会进一步降低。张国宝进一步介绍,“新一届政府把解决电力贫困、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电力短缺的问题,因此,今后电力建设的重点会从增加容量、满足供应转向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国际市场份额将是电力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走出去需要“抱团”
  张国宝认为,核电走出去绝不能盲目乐观,而我国新能源领域走出去则是异军突起。太阳能电池出口率占全世界60%,引起了贸易摩擦,但我国太阳能仍具很强的竞争性。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已突破8000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大风力发电制造国。中国风电企业由国内市场为主转向“走出去”,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东方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斯泽夫则认为,中国电企与世界存在经营理念上的差距。电企发展好的时候进行收购并进入制造业,如国电、大唐等进军风电制造业,电煤短缺时进入煤炭业,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中国企业的市场能力弱于装备能力,即‘造血功能’不强,市场的开发、网络能力不强,且中国企业一味求大发展,无法做到精湛主业。此外,中国企业重拥有资源却缺乏配置资源能力,全球化配置资源,甚至国内的配制资源能力都不强。”斯泽夫说。对此,张国宝建议,电力“走出去”不仅涉及到提供设备,还包括施工技术、后续管理等;走出去不仅是发电设备,也包括配套的输变电设备等。电企应拧成一股绳,整体“走出去”。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东山则认为,必须把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政治、外交、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俄罗斯、韩国、法国、美国、日本等传统核电强国在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中,输出核电都是话题之一。这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规划、路径、政策。“我国现有48台核电机组在建运行,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有秦山一期。现在我们有CAP1400、华龙一号等自主知识产权核电技术,需在国内开建示范项目,以增强在海外市场竞的争力。”郑东山进一步说,“中广核应扮演核心平台作用,带领技术、装备、施工企业及金融服务企业一起‘走出去’,避免火电的业主方、装备单位、施工单位等出现过的恶性竞争。”“综合来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一是直接投资少。中国已成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但大多数是资源性投资,制造业较少;同时中国产品质量控制并不好,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存在恶性竞争,EPC总承包的企业全国有1600家,大家一起“走出去”之后,互相恶性竞争,要避免再次成为国际笑话。”斯泽夫说。(傅玥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