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2013年虚增贸易千亿美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15-01-19 00:00:00

商务部称,剔除2013年虚增贸易额后,2014年的外贸实际增速更高,市场由此估算出2013年的虚增贸易规模,但多位专家表示精算难度较大。

扑朔迷离的2013年虚假贸易规模,渐渐浮出水面。

近期官方公布的几组关于2014年全年进出口的数据,让我们逐渐接近这一数额。

近期海关总署公布了全年进出口情况,以此计算,这是第三年无法达到年初制定的进出口增速目标。

随后,中国商务部连续两次对外公布了另一组数据,其一是在其官网上公布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就2014年进出口增速有关问题发表谈话》。其二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

钟山在1月16日国新办举行的“201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吹风会”上说,剔除不可比的因素,2014年,进出口实际增长了6.1%,其中出口增长了8.7%,进口增长了3.3%。“不可比”的因素是前年部分企业在出口当中利用套利的手段,虚增了一部分对外贸易。

按照他当时的对剔除不可比因素的数据上下文表述:全年进出口总额4.3万亿美元,增长3.4%,其中出口2.34万亿美元,增长6.1%;进口1.96万亿美元,增长0.4%。上述同比增速也是以美元计算的。

《第一财经日报》假定2014年公布的全年数字不变且属实,根据剔除不可比因素后的增幅计算出,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约4.05万亿美元,出口约2.15万亿美元,进口总额约为1.90万亿美元。

据海关总署2014年1月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13.72万亿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粗略得出结论,商务部剔除的2013年虚假贸易总金额约为1100亿美元,出口约为600亿美元,进口约为500亿美元。此外,如果调整后的全年贸易规模是4.0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依然高出美国同期同口径数字0.14万亿美元,中国仍然为当年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虚假贸易规模测算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质疑说,如果2013年需要剔除这些有水分的数字,那么2013年全年贸易总额是否也需要进行调整?2013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速是否还能达到7.6%?此外,为什么2013年同期,没有公布剔除“不可比”因素之后的全年数字和同比增速?

海关对于进出口数据统计的说法比较明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2014年1月的发布会上表示,对于2013年前4个月进出口数据“虚高”的情况,并没有调整计划。海关今年同期公布的2014年全年数据,也并未提及虚高贸易可能带来的影响。

不得不提的是,中国2013年较为特殊地在前四个月的贸易数据中出现了造假争议,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数据的可信度。

2014年年初,《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曾专门就虚假贸易规模请教了商务部及海关总署相关人士(详见本报2014年2月13日《虚假外贸额估算难 官方暂无修正计划》)。他们对本报记者均表示,2013年前四个月外贸虚高情况属实,但现在没有一个科学的模型能够精确地测算出虚高数据,也从未公开过相关数据。且根据国际惯例,这种情况是无法修正原有数据的。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对本报记者说,如果确实有造假造成了偏差,这种偏差如何认定?因为政府部门不可能穷尽地抓到所有的造假方,然后一一加以核实,最终形成数据。即便是官方,也只能是估算。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平就曾在一个公开论坛上表示,2013年上半年假出口调查出的问题在公布的GDP中未扣除,而假出口规模最低占三成。如果加以扣除,2013年净出口对GDP增长带动为负。但张平事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只是估算。他并未透露估算过程。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曾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一些估算太过泛泛,也是因为企业的手段比较难监管。

引起报关虚高的原因无外乎套取利率汇率差,骗取出口退税。但由于提高报关价一般隐匿在合同细节中,手续也合理,尤其是结售汇环节,很难监管。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操作手法,比如一些在海外有分公司的企业,提高报价可以多获得结售汇,进而套取境内外汇差利差。但是每家企业的具体手法,目前实际情况并不清楚。”他说。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副会长贾怀勤昨天在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来的一份相关学术文章中,也曾提到对2013年的实际数据进行过估算。

文章中提到,2014年4月10日,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中存在一些特别的因素,推高了同比基数。如果剔除这些因素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然运行在一个基本合理的区间,不能简单得出外贸出现衰退的结论。”对此问题,2014年4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指出:“如果剔除2013年同期对港贸易异常高基数的因素,按美元计,一季度出口和进口实际增长4.6%和9.6%。”

依据这两个增长率,贾怀勤倒算出经调整的2013年第一季度内地对港出口值、进口值和进出口值;进而测算出“特别因素”导致的2013年第一季度贸易值的虚增数;从官方发布的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值4.16万亿美元中,扣除虚增数,调整后的进出口总值约为4.09万亿美元。

结论是,这一数字仍比美国的同期可比数据多0.18万亿美元,因此不影响中国货物贸易总值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的结论。

“目前海关统计制度对数据适用一次性发布程序。言外之意是应该考虑采用二次发布程序,允许经多方核查后对第一次所发布的数据做出调整,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统计上的通行做法。”贾怀勤在文章中解释说。

如何合理确定外贸增速

是否应该在全球大环境并不好的状况下,单纯使用传统的进出口增速来制定全年指标,也是此前内部争议较大的问题。

除了进出口同比增速,钟山给出了一些其他指标描述2014年外贸总体情况。比如,预计2014年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在10.5%左右。在剔除水分后,我国外贸增速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预计全年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12.2%左右。

中国的外贸增速,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以及2010年的欧债危机之后,开始走出10%甚至20%以上的高速增长期。随着外需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如何确定合理的增速,也成了难题。

2010年,全国进出口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2011年进出口额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5%。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中国货物贸易增速曾连续6年保持20%以上,到2007年,同比增速为23.5%。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这一数字降至17.8%,2009年则下降为13.9%。

据本报了解,从2012年开始,一些贸易系统人士试图建议将目前统一的增速目标改成较为动态的占全球贸易份额的比例,但是未获批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