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加速中国民机机电产业国际化发展

来源:中国航空报 时间:2015-11-06 00:00:00

    10月22日,2015第二届民用飞机机电系统国际论坛在南京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外航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代表近300人齐聚南京,共同探讨民用飞机机电系统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展望民机机电系统的未来发展。

随着国产民机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速,航空领域国际合作逐步深入,作为飞机最复杂和庞大的系统之一的民机机电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联合中国航空学会共同举办了本届论坛。“这不仅是民机机电系统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件大事”,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张新国在论坛致辞中强调,论坛汇聚了全球民机机电领域的主流力量,为民机机电产业发展构筑了一座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的桥梁,更成为加快中国民机机电产业技术创新、提升国产民机国际竞争力的助推器。

民机机电产业的后起之秀

本届论坛以“绿色航空、安全航空、数字航空”为主题,以“飞机全电化引领未来机电系统革新”为核心,28位中外企业代表与专家发表了主题报告,探讨和交流民用飞机机电系统领域最新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其中,集成供应体系、民机系统研发流程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以及绿色安全机电产品、多电飞机系统、高升力控制系统、基于模型的软件工程、民机应急系统等先进设计理念和前沿技术备受关注。在这些领域,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正朝着世界一流不断迈进。

机电系统是保证飞机作动性能的核心系统,常被称为飞机的“血液”与“肌肉”,是飞机上结构布局最复杂、体积重量庞大、维护保障费用最高的系统,在民用飞机产业中的产值比重占到20%~30% 。

经历50多年的产业发展与技术储备,作为国内航空机电系统龙头的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机电工业体系,尤其在军用航空机电领域不断缩小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朝着与国际一流并驾齐驱的目标逐步靠近。然而,在民机机电领域,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却是“新人”,起步晚、占有量小,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董事长王坚表示,制约民机机电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机电系统涉及的技术繁多、结构布局复杂、产品更新换代快,对技术研发水平和试验验证能力的要求高;民机产品生产强调流程化管理,需要建立满足适航要求的研发体系,这对习惯了“军品”思维的工业部门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相比国外供应商通过分层分级系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国内供应商在系统解决方案上存在明显不足。

正当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在民机产业转型发展中不断摸索之时,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推进为国产民机机电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方向。以C919项目为牵引,中航工业机电系统积极与国际先进航空机电企业进行对接,通过合资、合作、转包生产等多种形式,快速提升在民机机载系统及产品的技术水平,树立了以全球化视野拓展市场的决心。同时,中航工业机电系统也积极与国内通用飞机、支线飞机主机厂所进行沟通,参与前期方案论证和配套研制,积极开展航空机电产品适航取证的研究,努力实现在国际合作、产品研发、适航取证、民机维修等领域的突破与发展。

中航工业机电系统以国际合作为契机,对标国际机电先进企业,在研制体系、系统能力与技术基础上深耕细作,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系统管理能力。近5年来,中航工业机电系统的民用航空产业收入以每年增长58%的速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国产机电产品为国产商用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翱翔蓝天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在C919项目中,中航工业机电系统通过成立合资公司与项目合作的方式与国际一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了国产大型客机机电系统的先进可靠。而在MA700、AG600等新机型上,更多自主研发的机电产品得以应用,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服务保障在内的民机机电产品配套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如此,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还与法国Esterline公司共同研制开发民用飞机配电产品,与乌克兰进步设计局开展传动装置和空气涡轮起动机技术合作,以应对未来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需求。

作为民机机电领域后发者的中航工业机电系统,正以蓬勃发展的态势朝着“国际一流的全价值和全产业链一级供应商和系统承包商”的目标奋力冲锋。

中国市场前景诱人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届论坛上,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企业代表和高校学者做相关主题报告。除了波音、霍尼韦尔、联合技术公司航空系统部(UTAS)、利勃海尔、派克宇航等“熟悉”的面孔外,俄罗斯技术动力公司与乌克兰FED公司均是首次参与中国的民机产业论坛。此外,法国NEXTER ELECTRONICS公司、德国Bühler Motor公司等5家外企还与国内机电供应商一道在论坛现场搭建展台,推介合作项目。

根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330架飞机,价值约9500亿美元。其中,中国民机机电产业(包括配套维修与维护服务)规模将达到3087亿美元。正是考虑到中国民机机电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国际航空机电研发制造企业纷纷选择来华寻求商机。而在C919项目中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经验,也为其他欲进军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此前,霍尼韦尔、派克宇航、UTAS分别与中航工业机电系统成员单位中航工业南京机电和中航工业电源成立了合资公司,成功进行了民用飞机燃油、液压、电源系统级产品的研发制造。另外,在C919项目中,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还分别与MOOG公司和利勃海尔公司展开项目合作,共同研发高升力系统和空气管理系统。上述几家公司在论坛现场就在华合作项目与成功经验进行了具体介绍。

俄罗斯技术动力公司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公司整合供应链和技术研发体系、统一流程标准的改组转型历程,在民机电力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燃油系统等机电产品拓展技术革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谈及中俄民机产业的未来发展,俄罗斯技术动力公司希望能与中国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并向中航工业南京机电伸出深度合作的橄榄枝,希望共同促进民机机电产业迈上新台阶。

另一家欲与中国民机机电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则是从事航空航天和通用工程设备开发、生产、维护和大修的乌克兰FED公司。FED公司在飞机能源系统与控制系统方面经验丰富,曾为安-70飞机提供全球首款远程液压控制系统,并为安-148运输机提供创新性组合式电液作动系统。如今,FED希望能与中国共同建立联合产品的企业联盟,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对于先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企业来说,加深与中国的产业合作是巩固现有市场份额、抢占未来中国民机机电产业高地的不二选择;而对后来者而言,越是尽早加入中国民机机电产业建设,越能在争夺千亿中国民机机电市场“蛋糕”的竞赛中占据有利位置。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更加开放,利好政策频出,本来就处于“迎头追赶”发展期的中国民机机电企业无疑将面临更多国际竞争者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以“小”见“大” 

积极应对国际化竞争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航空机电企业自有其应对办法。“航空立足全球,不仅航空产品需要全球配套,航空市场亦是全球化的市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国际化、融入全球竞争是必由之路。企业必须拥有国际化视野,要有与国际一流企业竞争的勇气与魄力。”王坚介绍,早在民机机电产业发展之初,中航工业机电系统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合作形式从转包生产到技术与项目合作再到成立合资公司,提升了中国机电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同时,航空工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在数量庞大的航空产品制造商中,大部分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销售份额被小部分具有较强规模实力的企业所控制。”正因如此,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致力于做一流的机电系统供应商,只有成为航空领域的“小”,才能应对航空产业的“大”挑战。

在中航工业机电系统29家成员单位中,中航工业南京机电是最早践行国际化发展、并在综合能力方面获得快速提升的企业之一。南京机电在航空机电控制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环控系统、二次动力系统等领域居于国内领先,产品基本覆盖了机载机电全系统范围。以军品起家的南京机电,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在民机市场的开拓上加足马力。在与派克宇航成功开展转包生产的基础上,南京机电还承接了UTAS与MOOG公司的转包项目,让中国制造的机电系统产品为波音787客机提供优质保障。同时,借着C919机电系统项目的推进,南京机电的国际化合作之路越走越远。在C919项目中,南京机电作为机电系统牵头单位,带领项目团队在燃油、液压系统上与派克宇航合资,在空气管理系统上与利勃海尔合作,并与UTAS及霍尼韦尔等国外公司展开全面合作。

在国际合作中积累的技术与生产经验,帮助南京机电完善系统产业链建设,提升基础研发与认证能力,加强流程化生产管理,在系统集成、生产效率、产品可靠性、服务保障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以南京机电为代表的中国航空机电企业正努力向一流机电系统供应商转型。

未来5年,将是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用飞机机电系统设备的发展也正面临难得的机遇。中航工业机电系统的国际化合作将走向何处,王坚给出了答案:在现有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未来公司还会以共同参与竞标等新方式加深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中国民机机电企业既鼓励国际伙伴进入中国,也会加快迈向世界的步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