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2019年我国自行车出口额下降12.4%,对美出口下滑明显

来源:CCCME 时间:2020-02-20 00:00:00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自行车出口28.8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出口数量5311万辆,同比下降11.3%,均为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期进口额为2577.3万美元,同比下降29.8%。
由于自行车被美国列入加征25%进口关税清单,2019年我自行车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34%至6.15亿美元,尽管美国仍以21.4%的占比保持最大市场,但较2018年降低了6.9个百分点。对美出口的下降,拉动行业整体出口下降9.6%。
对中东、欧盟出口呈现增长,其中对中东出口1.79亿美元,增长14.9%,对欧盟出口1.67亿美元,增长15.5%。
由于自行车行业较为成熟,企业利润率普遍较低且行业竞争激烈,2020年行业出口形势预计仍将严峻。


鼓励技术创新:汽车零部件领域将成政策扶持重点

来源:新浪汽车

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行业产品格局,是所有企业的关注焦点。对于汽车零部件由于涉及范围广,涵盖太多行业和领域,目前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政策法规,关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关的政策也主要分布于汽车产业的相关国家政策之中。
汽车零部件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产业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汽车零部件做大做强的政策体系。通过宏观、财税、研发支持、关键技术引导等多层次支持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经过分析,国家对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业发展引导方向主要有如下几类:
1。鼓励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技术研发
2。鼓励绿色制造、清洁技术在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
3。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
4。重推汽车安全技术,发布动力蓄电池热扩散标准、强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
5。加强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加快再制造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6。调整进口关税刺激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技术创新升级能力
7。重庆出台激励措施,重点鼓励零部件技术研发
一、国家层面:逐步形成支持零部件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
1、《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共同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要。按规定放开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再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市场交易平台,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同时购买新车的车主,给予适当补助;坚持扶优扶强的导向,将更多补贴用于支持综合性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鼓励发展高技术水平新能源汽车;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带动农村汽车消费;稳步推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措施等。
解读:此次实施方案对汽车消费提出了6条具体措施,在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报废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以旧换新,并给予适当补助。着力引导包括汽车零部企业在内的企业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的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版
2019年4月8日至2019年5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进行了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10月30日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指导目录》指出,鼓励新能源有色金属材料的生产,鼓励发展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和多元、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和硅碳等负极材料、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电解质与添加剂;鼓励铅蓄电池全自动、智能化装配流水线;锂离子电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碱性锌锰电池 600 只/分钟以上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共同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方面,鼓励发展能量型动力电池单体;电动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方面,鼓励梯级利用、再生利用等,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装备:此外,还对当前关注度较高的氢燃料电池作出了发展方向的指导。
解读:鼓励动力电池发展,对电池材料、生产设备、回收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目标。对于新能源关键零部件及动力电池,更多的强调制造能力和核心技术,并对燃料电池发展作出了指导。另外一个很大的发展趋势便是智能制造,鼓励全自动、智能化的生产。
3、《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
2019年3月,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业化、充换电和加氢设施制造等均出现在目录里。《目录》对理清绿色产业边界,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引导资金聚焦最主要、最关键、最迫切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201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和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突出重点领域,发挥绿色金融手段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重点支持开展退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和再利用。
解读:绿色制造、清洁生产技术等是零部件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将持续加大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是发展重点,重点支持开展退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和再利用。
4、《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2019年8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确定在京津冀、上海、广东、湖南等17个地区及中国铁塔公司开展试点,将完善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协调电池拆卸等四项国标发布进程。
工信部组织编制了汽车行业“十三五”标准体系,加快推动亟需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已完成的产品规格尺寸、编码规则、拆解规范及余能检测等4项回收利用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加快梯次利用要求、拆卸要求、材料回收要求、包装运输规范等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并研究废旧动力蓄电池评价检测技术和标准需求。
未来工信部将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将协调全国汽车标准委加快梯次利用要求、电池拆卸、包装运输、材料回收4项国标发布进程,加快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通过创新中心与动力蓄电池产业链结合,搭建促进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处理的平台。
解读:通过试点强化科技支撑,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发等方面指出方向。
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热扩散乘员保护测试规范(试行)》
2019年11月12日,工信部关于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热扩散乘员保护测试规范(试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自2019年11月12日起,申请《公告》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时,企业可自愿按《热扩散测试规范》增加热扩散测试项目,提交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通过热扩散测试的动力蓄电池产品,在按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单体蓄电池及蓄电池模块过充电试验时,其充电截止条件可按照充电终止电压的1.1倍或115%SOC进行。
解读:测试规范的试行,对动力蓄电池热扩散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目前这个规范并非是新车公告申报流程中的必检项目,但这是热扩散实验在进入国标前的过渡性方案。这个规范把热失控防护的标准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至少进入了实施阶段,并有望进入强制性标准,这就对动力蓄电池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6、《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了《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鼓励机动车整车生产企业通过售后服务体系回收旧机动车零部件用于再制造,但是重点强调再制造企业生产规范,制造质量要符合规范,相关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解读:此办法对于规范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为和市场秩序,保障再制造产品质量,加快再制造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指导。
7、《关于2020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的通知》
2019年12月2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2020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优化贸易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相关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对部分商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方案指出,为积极扩大进口,激发进口潜力,优化进口结构,自2020年1月1日起对859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其中,为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进口,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增或降低半导体检测分选编带机、高压涡轮间隙控制阀门、自动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和铝阀芯、铌铁、多元件集成电路存储器等商品进口暂定税率,其中“新增或降低”分别是指新增相关商品到暂定税率目录中和降低了去年已实行的暂定税率。自2020年7月1日起,将取消7项信息技术产品进口暂定税率,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五步降税。
解读:此次关税调整措施,对于进口成本的降低、国际国内要素的有序流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设都表现出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更有利于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发展新空间的开拓,将促进开创开放合作、包容普惠、共享共赢的国际贸易新局面。在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适度进口部分高科技零部件产品,更加利于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此次税率的调整相应降低了产品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技术创新升级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8、《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2019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相关规定,文中显示,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在产乘用车将开始实施强制安装TPMS(胎压监测系统)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从2020年开始如果没有这项配置,将禁止上市销售。
解读:此次国内TPMS强制安装法规自2020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将为胎压监测相关市场带来大幅的需求增长。TPMS与安全气囊、ABS系统构成汽车三大安全系统,可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国外,胎压监测很早之前就成了强制配备,这也是保障安全驾驶的又一举措。相信,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未来将有诸如未定控制系统、膝部气囊等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安全配置将成为汽车标配。
二、地方层面: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多渠道支持零部件技术进步
各地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发布相关行动方案,助推零部件制造业向智能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技术创新。
2019年4月,重庆市发布《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方案指出:依托现有制造业发展基础,加快补链成群步伐,巩固提升智能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两大支柱产业集群,推动支柱产业向高端迈进。
推动整车产品向绿色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以及应用共享化转型升级,加快中高端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和摩托车新品研发投放,努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先进汽车电子、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进一步巩固我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国内领先地位。到2020年汽车摩托车产业力争实现产值58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6800亿元。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单体及电池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整车控制系统以及电制动、电转向、电空调等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同步发展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电机控制器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板块,整车控制系统用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等关联产品;积极布局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氢气循环泵、空压机等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加速壮大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能力。到2020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率达50%,到2022年力争达60%。
汽车电子。推动汽车行业与电子信息行业深度融合,重点突破汽车电子芯片、车载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智能底盘等关键基础技术研发,加强车载以太网络、通讯模块、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为主导的前沿领域技术储备,加快现有车窗控制器、尾门控制器、灯光控制器等产品升级,积极培育汽车娱乐系统、汽车虚拟仪表及其他信息显示模块,打造下一代智能驾驶座舱信息系统等产品。到2020年力争初步具备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的本地配套能力,到2022年力争初步形成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的本地配套体系,智能网联汽车本地配套率达30%。
2019年重庆市激励研发投入专项资金项目,开发战略性新产品可以补助最高500万元。申报企业、申报项目需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
解读:重点聚焦零部件技术研发,推动支柱产业向高端迈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重点导向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升级创新。
政策频频落地,助推行业健康发展。从2019年国家发布的各项政策举措来看,多政策陆续出台将汽车行业更快的推向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这也促使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朝向平台化和专业化。政策导向更多的依然是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动力电池方向。此外,智能制造也逐步发展开来,引导零部件企业更快的转型升级。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布,无疑对零部件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先进技术将是企业立稳之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支持疫情科学防控
(一)支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服务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患者追踪、人员流动和社区管理,对疫情开展科学精准防控。
(二)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医疗防疫物资的供需精准对接、高效生产、统筹调配及回收管理。
(三)组织信息技术企业与医疗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加快病毒检测诊断、疫苗新药研发、防控救治等速度,提高抗疫效率。
(四)引导企业加强互联网应用能力,充分运用网上疫情防控资源和信息化工具,建立线上线下、联防联控的管理体系。
(五)支持完善疫情期间网络零售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电子图书、影视、游戏等领域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形成丰富多样的“零接触”购物和娱乐模式,确保百姓生活必需品和精神营养品供应。
二、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企业复工复产
(六)针对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停工停产问题,指导企业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工具,增强软件应用能力,创新思路和方法,用两化融合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七)推动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APP)、 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营、在线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恢复制造业产能。
(八)发挥大型平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保障供应链的完整,做好生产协同和风险预警。对于可能停产断供的关键环节,提前组织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以信息化手段管控好供应链安全。
(九)面对疫情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严重影响,支持运用云计算大力推动企业上云,重点推行远程办公、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网上培训、协同研发和电子商务等在线工作方式。
(十)支持互联网交通、物流、快递等生产性服务企业率先复工复产。支持工业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高效协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完善智慧物流体系,打通生产生活物资流通堵点,保障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有效供给。
(十一)大力推动产融结合。加快发展基于生产运营数据的企业征信和线上快速借贷,推广应用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需求,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
三、强化服务保障
(十二)助力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利用互联网技术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措施的快速部署、快速落地,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政策实施跟踪和成效精准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好相关咨询服务,围绕疫情防控要求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十三)强化提升企业两化融合能力。针对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的应急响应、供应链管控、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标准宣贯、展示推广、系统培训和精准引导,加快推动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能力体系,提升企业应急响应速度和平稳快速复工复产能力。
(十四)强化数字基础设施保障。协同推动网络和计算等数字资源的有力保障,优先保障基础软硬件企业复工复产,满足全面恢复生产对数字基础设施扩容增量等需求。
(十五)搭建数据融通平台,对企业复工率、到岗率、开工率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面向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复工管理、防疫培训、招工用工、财税支持等精准服务。
(十六)强化统筹协调。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要密切配合,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有关情况请及时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0年2月18日


2019年农机工业出口总额为370.25亿元人民币 较上一年增长了14.82%

来源:中国农机工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我国农机工业出口总额为370.25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14.82%。其中拖拉机出口33.22亿元;饲料机械出口4.61亿元;畜牧机械出口15.33亿元;农机零部件出口总额为12.97亿元。
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手扶拖拉机出口8346台;≤18千瓦的拖拉机出口2120台;18千瓦~37千瓦拖拉机出口1920台;37千瓦~75千瓦拖拉机出口693台;
联合收割机进口36台;棉花采摘机进口32台;离合器及联轴器(包括万向节)进口1355718个。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对行业骨干企业出口情况进行汇总:大中拖出口24264台,同比下降了1.52%。其中25~60马力的中拖出口7772台,同比下降了46.61%;100马力以上的大拖出口3982台,同比下降了7.10%,出口功率最大的是240马力拖拉机。自走式小麦收获机出口122台,比去年增长了31.38%;履带式水稻收获机出口5585台,比去年增长了6.27%。


2019年汽车进口超108万辆 供需降幅继续收窄

来源:经济日报

2019年,进口车市场延续供需双降局面,降幅继续收窄。1-12月,累计进口汽车108.6万辆,同比下降2.0%;销售进口车83.8万辆,同比下滑1.8%。平行进口方面,2019年共计进口汽车16.3万辆,同比增长16.8%。
从品牌结构来看,分化趋势有所加剧。2019年,进口量前十品牌有一半实现增长,包括特斯拉、丰田、雷克萨斯、林肯、宝马。销售方面,第一集团品牌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前三名依次是雷克萨斯、宝马、奔驰。在平行进口车领域,丰田是份额最大品牌,2019年份额达44.4%;日产和奔驰位居二、三位。
2019年,进口车市场延续供需双降局面,降幅继续收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海关进口汽车10.2万辆,大幅增长24%;1-12月,累计进口汽车108.6万辆,同比下降2.0%。
受汽车市场整体下行及宏观经济影响,2019年进口车市场销售83.8万辆,同比下滑1.8%;12月,进口车销售8.5万辆,同比增长2.1%,扭转下降态势;环比增加14.6%。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行业库存深度为3个月,达到五年来新低,去库存效果愈发明显。其中,除JEEP品牌外,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捷豹、路虎、大众、雷克萨斯等品牌相比上月库存均有所减少。
平行进口方面,2019年共计进口汽车16.3万辆,同比增长16.8%;占进口总量的15%,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12月当月,得益于此前较低基数,同比增幅达到79%,平行进口汽车11448辆。
从车型结构来看,2019年,进口乘用车下降2.3%,降幅继续收窄。其中轿车、SUV和MPV累计降幅分别为4.5%、0.7%和0.5%。12月,乘用车进口10.0万辆,同比增长24.1%,三大车型均大幅增长,MPV增长强势。
销售方面,进口车主要以轿车和SUV为主。2019年,轿车销售39.9万辆同比下滑8.1%,降幅扩大;SUV销售43.2万辆,同比增长8.6%,增幅继续提高;MPV销售7644辆,降幅达65.2%。
从品牌结构来看,分化趋势有所加剧。2019年,进口量前十品牌有一半实现增长,包括特斯拉、丰田、雷克萨斯、林肯、宝马。12月,进口量前十品牌中八成增长,仅保时捷、奥迪下滑;流通协会分析称,增长品牌中,特斯拉、Jeep由于新产品上市增长超过2倍,奔驰因同期基数低增幅为84.5%,丰田因为平行进口影响增长77.1%,雷克萨斯增长49.7%。
从2019年进口车终端销售情况来看,第一集团品牌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前三名依次是雷克萨斯、宝马、奔驰;第二集团中保时捷、奥迪、大众、路虎排在前列;JEEP、斯巴鲁品牌保持增长走势。
在平行进口车领域,丰田是份额最大品牌,2019年份额达44.4%;日产和奔驰位居二、三位。前六大品牌累计份额为90.6%,品牌结构变化明显,丰田和三菱占比分别提升4和6.2个百分点;其余品牌均下滑。
排量结构方面,小排量汽车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2019年,3.0升以下排量份额为86.0%,比2018年全年下降2%,其中1.5-2.0升份额下降3.6%,2.5-3.0升份额下降2.3%;1.5升以下区间提升了2.7%,2.0-2.5升份额提升1.3%。
而平行进口车数据恰恰相反,2019年,3.0-4.0升排量区间提升明显,份额达到55.1%,抢占了部分2.0-3.0升区间,导致其份额相比2018全年下滑6.4%。5.0-6.0升区间的平行进口车份额略有增长,同比提升0.3%。


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47.5% 2019年中国外贸竞争力不降反升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情况统计。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中国外贸不仅没被压垮,外贸竞争力不降反升,中国光伏人的贡献巨大。
首先,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47.5%。作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十年来光伏一直是贸易争端中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的对象,然而我国光伏产品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50%上升到超过70%。我国光伏人在贸易摩擦的斗争中越战越勇,越做越强。
第二,“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升级。我国在全球光伏领域内制造大国的地位持续巩固并在进一步加强。领先的研发和支撑技术帮助我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升级,从全球销售到全球制造,再到全球服务和投资。从输出产品,到输出管理和技术,再到输出服务和经验。我国在全球光伏领域内制造大国的地位持续巩固并在进一步加强,我国光伏人功不可没。中国光伏人永远走在前列。
第三、开拓多元市场取得新进展。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前十名中有一半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越南、印度、墨西哥、巴西等。我国光伏企业在守住欧盟、东盟、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市场份额的同时,还加大了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进出口均有增长。仅前10个月就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出口总额。中国光伏人就是这么积极进取有韧劲。
第三、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活力,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光伏行业是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作为主力军的行业。201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4%,贡献了中国外贸总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占比超过50%,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企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贸主体。中国光伏人就是这么活跃,竞争力就这么强。
第四、全球范围内投资活跃。我国光伏企业在产业化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保持着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断增强,超过30家企业已在全球近20个国家建设工厂,产品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光伏人的身影。
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新型产业中一个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的一个产业,这一产业不仅拉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同时也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方面做了巨大的贡献。

 

李克强详解国务院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来源:中国政府网

“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项迫切任务就是稳就业。”李克强总理2月1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强调,“稳就业就必须稳企业,必须抓紧出台扶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当天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
李克强表示,受疫情影响,国内很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直接影响就业和收入。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弱,帮助他们迈过这道坎,他们就能活下来。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就业的主力军,稳住中小微企业对稳定就业至关重要。
“要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使企业恢复生产后有一个缓冲期。”总理说。
要抓紧出台科学分类、切合实际的复工复产防疫指南
李克强指出:“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就没有国民财富的创造,也就没有国家实力的增强。当前要突出抓好稳就业这一‘六稳’的首要任务。”
“要压实地方政府稳岗责任,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力有序促进稳岗。”总理说,“千方百计让企业能够多扛一阵,避免发生大规模裁员。”
李克强要求,要抓紧出台科学分类、切合实际的复工复产防疫指南,指导各地合理确定复工复产条件,取消不必要的保证金。加快落实已出台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
当天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使企业恢复生产后有一个缓冲期。除湖北外各省份,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湖北省从2月到6月可对各类参保企业实行免征。同时,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在此期间对职工因受疫情影响未能正常还款的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
李克强说,实施上述政策,充分考虑了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等情况,可以确保养老金等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让个体工商户尽可能多地生存下来
“个体工商户是重要就业主体,带动了2亿多人的就业,对灵活就业极其重要。”李克强说,“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政策,让他们尽可能多地生存下来。”
李克强就稳就业工作明确要求,要有针对性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通过跨区域点对点劳务协作等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除疫情严重和扩散风险高的地区外,对限制劳动者返岗的不合理规定要坚决纠正;结合脱贫攻坚和当地建设等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抓紧制定高校毕业生延期录用报到方案,加大网上招聘力度;支持企业适应群众线上消费需求增加灵活就业岗位。
李克强强调,要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支持疫情严重地区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
“要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及时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在他们找到新的工作岗位之前,要做到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总理说。


IDC发布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十大预测,认为企业需要充分掌握相关技术

来源:环球网

2月17日消息,国际数据公司IDC咨询近日发布《IDC FutureScape: 全球机器人2020 预测——中国启示》,报告中介绍了全球机器人行业2020年的十项预测以及中国启示,并提供了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行业终端用户技术买家对于技术发展路线所需要考虑的行动指南。
IDC成立于1964年,是全球领先的技术媒体,数据和营销服务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Group(IDG)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国际数据公司(IDC)是面向信息技术,电信和消费者技术市场的市场情报,咨询服务和活动的全球领先提供商。IDC在全球拥有1,100多名分析师,为110多个国家/地区的技术和行业机遇与趋势提供全球,区域和本地专业知识。IDC的分析和见解可帮助IT专业人员,业务主管和投资界做出基于事实的技术决策并实现其关键业务目标。
一般而言,IDC也是指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的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基础上,IDC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邮件缓存、虚拟邮件等)以及各种增值服务(场地的租用服务、域名系统服务、负载均衡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备份服务等)
2020年IDC中国机器人市场十大预测内容如下:
预测一:到2024年,中国2000强制造企业中有25%的企业将探索使用5G安全通信技术来提高机器人的数据收集和远程操作能力。
预测二:到2023年,中国50%的领先制造企业将部署边缘计算技术,推动工业机器人与云基企业IT系统的深度集成。
预测三:到2022,将机器视觉集成到机器人系统中的制造企业可以期望其操作灵活性增加50%,产品质量提高35%。
预测四:到2022年中期,30%的机器人系统将会集成群体智能,以在工作流程多变的环境中实现自我配置,从而将对以功能为中心的资产的依赖程度降低45%。
预测五:到2022年中期,50%的商用无人机将配备利用5G传送视像的超高清摄像机,从而把高清测绘制图的作业成本降到使用载人飞机的30%以下。
预测六:到2023年中期,相较于被特定厂商专有技术锁固的用户,使用开源机器人的用户将能够从机器人技术最新的群体创新中获得三倍以上更多的效益。
预测七:到2022年中期,50%在用中的工业机器人将被赋予基于人工智能的操作、协调和分析能力,进而满足用户企业对生产率提高30%、流程自动化程度提高50%的期望。
预测八:到2023年中期,先进的感知功能将成为协作机器人系统的标配,进一步增强人与机器人之间全面的双向交互,并成功取代20%的基于屏幕的用户界面。
预测九:到2022年中期,60%的仓储活动将使用机器人和情景分析来实现存储空间的自我优化,从而将容量增加20%以上,同时将工单处理时间缩短一半。
预测十:到2022年,用户企业将通过使用与整合物联网、先进分析和云技术等来增强机器人的性能,从而使机器人的整体效能(如环境感知、自主学习、和适应性任务执行)提高4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