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20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规模、质量稳步提升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2-01-17 00:00:00

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4%——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在1月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4%,规模再创新高、质量稳步提升,实现“十四五”外贸良好开局。

进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

2021年,中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以美元计,2021年中国进出口规模达6.05万亿美元,在2013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的8年后,年内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达到历史新高。全年外贸增量达1.4万亿美元。以人民币计,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

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稳定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更快。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6%,比整体增速高2.2个百分点。

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超过六成。2021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4.08万亿元,增长24.7%;加工贸易进出口8.5万亿元,增长11.1%。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有效激发,民营企业进出口更加活跃。2021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6.7万家,增加3.6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9万亿元,增长26.7%,占48.6%,提升2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出口、进口均保持良好增势。2021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2.83万亿元,增长20.4%,占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汽车分别增长12.9%、9.3%、104.6%。同期,进口机电产品7.37万亿元,增长12.2%,占进口总值的42.4%,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增长15.4%。

三方面因素支撑外贸增长

外贸一年之内突破5万亿、6万亿美元两个关口,背后有哪些支撑因素?

李魁文分析,这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21年,中国中间产品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24.9%和28.6%,消费品进口增长9.9%。“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为外贸稳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李魁文说。

二是全球经济保持复苏态势。2021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中国对欧盟、非洲出口增速均超过20%,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速超过40%。

三是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去年以来,中国出台一系列稳主体、稳市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政策措施。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延续并完善部分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等。“一系列政策落实落细,效果持续释放,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李魁文说。

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

2022年,如何继续稳住外贸基本盘?

“展望今年,外贸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际需求复苏势头放缓。叠加2021年外贸基数较高的因素,2022年外贸运行面临一定的压力。”李魁文表示,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稳住外贸基本盘有保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从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鼓励外贸新业态发展、缓解国际物流等外贸供应链压力、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等4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政策措施稳外贸。李魁文表示,海关将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更好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做好跨周期调节,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今年1月1日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在加快推广“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国际互认合作方面,截至目前,中国共与欧盟、新加坡等21个经济体签署了AEO互认协议,涵盖了47个国家(地区),互认国家(地区)总数居全球首位。中国AEO企业出口到互认国家(地区)的货物,可直接享受当地海关实施的减少查验、优先办理等便利措施,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企业活力。(记者 汪文正)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