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港拥堵,近50艘船舶出现延误
近期,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受全国性罢工严重影响,港口运营陷入混乱,造成近50艘商船出现延误,供应链面临多重挑战。
欧美贸易谈判僵持,欧盟拟升级关税反制措施
6月25日,罢工导致安特卫普港所有码头停运,这进一步加剧了本月早些时候罢工积压的问题。卡车运输受限以及集装箱放行时间短暂,使得大量集装箱需要临时存储,不仅产生了额外成本,还造成了货物延误。同时,大型集装箱船舶延迟抵达,影响了内河船舶的处理,部分码头甚至取消了内河运输的固定舱位。
货代巨头Kuehne+Nagel报告显示,安特卫普港目前驳船拥堵严重,延误时间长达90小时。6月25日星期三,弗利辛恩的引航员加入罢工,致使安特卫普港外近50艘商船出现延误。World Cargo报道指出,暂停引航服务可能给港口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损失,还会延长清理积压货物所需的时间。
安特卫普 - 布鲁日港发言人强调,即便6月26日港口恢复运营,也需要至少一两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比利时主要工会计划本月举行一系列全国性罢工,以抗议政府政策,此次罢工波及客运、货运和机场航班。尽管工会提前宣布了罢工,但港口情况直到最后一刻仍充满不确定性,难以提前评估混乱程度。该发言人表示,港口运营涉及众多不同合作伙伴,在全国罢工日,哪些人会参与罢工难以预测。
此外,丹麦媒体《航运观察》报道,安特卫普港口管理部门对近几个月欧洲多个港口面临的压力可能对供应链造成的长期影响表示担忧。港口方面称:“我们担心长期的结构性压力。若缓冲区消失,拥堵持续,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因此,港口方面认为必须继续投资于额外的集装箱容量和更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吸收冲击,并在未来保持全球港口的竞争力。
截至目前,seaexplorer数据显示,近25艘集装箱船正在北海锚地等待靠泊,其中许多船舶受到安特卫普港事件的连锁反应影响,在汉堡、鹿特丹和勒阿弗尔港的船期也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