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遭腰斩,全航线普跌
美国对等关税悬念未消,中美关税未敲定且再延长90天宽限期,在此影响下,上海航交所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1日续跌2.63%至1550.74点,全航线普跌,连跌八周下滑,美东跌幅显著。
而航运分析机构Xeneta报告显示,自6月1日以来,美线运价遭腰斩,美西40英尺集装箱即期运价暴跌59%至2268美元,美东下降43%。当前集装箱货运需求疲软,即便中美达成新贸易协议,短期内也难提振低迷海运市场,市场整体持续承压,复苏迹象难见。
本周SCFI数据,海运市场各航线运价呈现全面下滑态势。美东线领跌7.46%,美西线下跌2.23%、地中海线下跌3.52%、欧洲线下跌1.87%。船公司针对欧美线原定的8月1日涨价计划均已取消,欧洲线本周运价下跌,每大箱(40尺柜)跌破3000美元,与美东线一样下跌100-300美元;美西线运价在成本价上下,本周运价持平。
业内指出,本周船公司美西线现货市场运价在1700-1900美元之间,美东线运价在2800-3200美元,欧洲线运价在2800-3100美元之间,下跌100-300美元。目前美西逼近联盟船公司成本价,非联盟小船已现亏损;美东线每40尺柜运价约2800-3000美元,较上周下跌数百美元;欧洲线每40尺柜运价也跌破“3”字头,来到2800-3100美元。
本周SCFI数据,海运市场各航线运价呈现全面下滑态势。美东线领跌7.46%,美西线下跌2.23%、地中海线下跌3.52%、欧洲线下跌1.87%。船公司针对欧美线原定的8月1日涨价计划均已取消,欧洲线本周运价下跌,每大箱(40尺柜)跌破3000美元,与美东线一样下跌100-300美元;美西线运价在成本价上下,本周运价持平。
业内指出,本周船公司美西线现货市场运价在1700-1900美元之间,美东线运价在2800-3200美元,欧洲线运价在2800-3100美元之间,下跌100-300美元。目前美西逼近联盟船公司成本价,非联盟小船已现亏损;美东线每40尺柜运价约2800-3000美元,较上周下跌数百美元;欧洲线每40尺柜运价也跌破“3”字头,来到2800-3100美元。
航运分析机构Xeneta报告显示,自6月1日以来,美线运价遭腰斩。美西40英尺集装箱即期运价已暴跌59%,降至2268美元;美东也下降43%。尽管北欧至美东航线跌幅较小,但整体市场持续承压。Xeneta指出,当前集装箱货运需求疲软,即便中美达成新的贸易协议,短期内也难见明显复苏迹象。
船公司表示,目前美国关税政策下,中国作为对美国最大出口国,凭借成本、品质优势及完整供应链,在关税未明朗前,多数货主会持续观望,不过该补库存的货还是会正常出货。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东南亚出口到美西南的货量增加,业界研判是部分弥补中国出货缺口。根据SCFI报价,东南亚航线(新加坡航点)每20尺柜小跌17美元至412美元。
业界强调,中国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货主会紧盯美中关税谈判结果,全面评估安排出货计划。因此短期对海运业的影响,预估市场持续观望、拉货延后,出货节奏趋缓,装载率小幅波动。等到中国等主要出口国关税底定,美国零售业与进口商会全面评估出货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关税成本、运输成本等,安排出货计划、地点;长期看,美国买家应该会分散风险,朝采购地区、供应链多元化发展。
美国对等关税大限进入倒数,海运界预估将迎来三大变局:一是高关税将减少全球进口到美国的货运量;二是美国挟关税谈判打开多国市场,美国出口货运量未来将增加;三是亚洲制造将增辟新市场,到非美国的货运量有较大增长空间。
反映在货柜运价走势上,海运人士估计,美国航线运价疲软,但非美航线运价将不易下跌,反有上涨空间,比如欧洲、非洲等航线。非洲线跃居海运运力加码配置的热点,吸引货柜船与散装船涌入。根据Linerlytica数据,在巨头地中海航运(MSC)带头将2.4万TEU大船部署在远东-西非航线下,截至7月亚洲-非洲航线在过去12个月已吸收全球货柜净新增运力约57万TEU、占23%。货代人士称,中国宣布将对53个非洲邦交国实施零关税,将促进双方商品贸易、市场准入;此外,西非在全球海岬型散装大船货运量占比从三年前的6%攀升至14%,主要受惠几内亚铝土矿爆发式成长。
目前美国整体关税水位达到1930年代以来最高,为今年初川普上任时大约6倍,阳明、万海等海运界直言,接下来要关心的是最终关税协议实质增幅对进口物价及经济的影响。海运界也看好美国通过关税谈判打开多国市场,有利改善亚洲-美国航线双向货载不平衡的现象,阳明海运前董事长谢志坚表示,美国出口主要有废纸、废铁、废料等三废,主要运往东南亚,未来货柜船比较看好美国牛肉、生鲜等高运价的冷藏货,谷物出口则有益散装船,石油、LNG专用船也被看好。
航运分析机构Xeneta报告显示,自6月1日以来,美线运价遭腰斩。美西40英尺集装箱即期运价已暴跌59%,降至2268美元;美东也下降43%。尽管北欧至美东航线跌幅较小,但整体市场持续承压。Xeneta指出,当前集装箱货运需求疲软,即便中美达成新的贸易协议,短期内也难见明显复苏迹象。
船公司表示,目前美国关税政策下,中国作为对美国最大出口国,凭借成本、品质优势及完整供应链,在关税未明朗前,多数货主会持续观望,不过该补库存的货还是会正常出货。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东南亚出口到美西南的货量增加,业界研判是部分弥补中国出货缺口。根据SCFI报价,东南亚航线(新加坡航点)每20尺柜小跌17美元至412美元。
业界强调,中国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货主会紧盯美中关税谈判结果,全面评估安排出货计划。因此短期对海运业的影响,预估市场持续观望、拉货延后,出货节奏趋缓,装载率小幅波动。等到中国等主要出口国关税底定,美国零售业与进口商会全面评估出货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关税成本、运输成本等,安排出货计划、地点;长期看,美国买家应该会分散风险,朝采购地区、供应链多元化发展。
美国对等关税大限进入倒数,海运界预估将迎来三大变局:一是高关税将减少全球进口到美国的货运量;二是美国挟关税谈判打开多国市场,美国出口货运量未来将增加;三是亚洲制造将增辟新市场,到非美国的货运量有较大增长空间。
反映在货柜运价走势上,海运人士估计,美国航线运价疲软,但非美航线运价将不易下跌,反有上涨空间,比如欧洲、非洲等航线。非洲线跃居海运运力加码配置的热点,吸引货柜船与散装船涌入。根据Linerlytica数据,在巨头地中海航运(MSC)带头将2.4万TEU大船部署在远东-西非航线下,截至7月亚洲-非洲航线在过去12个月已吸收全球货柜净新增运力约57万TEU、占23%。货代人士称,中国宣布将对53个非洲邦交国实施零关税,将促进双方商品贸易、市场准入;此外,西非在全球海岬型散装大船货运量占比从三年前的6%攀升至14%,主要受惠几内亚铝土矿爆发式成长。
目前美国整体关税水位达到1930年代以来最高,为今年初川普上任时大约6倍,阳明、万海等海运界直言,接下来要关心的是最终关税协议实质增幅对进口物价及经济的影响。海运界也看好美国通过关税谈判打开多国市场,有利改善亚洲-美国航线双向货载不平衡的现象,阳明海运前董事长谢志坚表示,美国出口主要有废纸、废铁、废料等三废,主要运往东南亚,未来货柜船比较看好美国牛肉、生鲜等高运价的冷藏货,谷物出口则有益散装船,石油、LNG专用船也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