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
-
谁将生产最多芯片?中国29%,美国11%
全球半导体产业聚焦库存调整,IDC预测,全世界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年减13.1%至5,188亿美元,2024年回归成长轨道,将年增20.7%,回升至6,259亿美元。长期而言,半导体产业将由车用、资料中心、工业及AI四大新科技应用驱动成长,IDC预测,到2032年全世界的半导体产业产值将达到1兆美元。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3-09-21 -
提醒|警惕!美企债务违约率飙升176%!国债突破33万亿美元 政府面临停摆危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最大幅度的利率飙升正将更多美国企业推向财务困境。标普全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多达69家美国企业债务违约,比2022年同期增长176%。8月尤其严重,出现了16起企业债务违约事件,录得2009年以来最高8月违约率,而2009年时,美国经济仍面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而面对越来越大的债务压力,更多美国企业或将走向破产。与此同时,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国债日前再创新高,政府面临停摆危机。而愈演愈
来源:浙江贸促 2023-09-20 -
韩国这两类产品出口大增 均创历史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韩国汽车和方便面这两大类产品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8月汽车出口额飙升近三成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周二表示,8月份韩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8.7%,得益于全球对电动汽车和其他环保汽车的强劲需求。数据显示,韩国8月汽车出口总额从上年同期的41.2亿美元增至52.9亿美元,创历史同月最高。截至8月,韩国汽车出口连续14个月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今年前8个月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39.5%,达到468.
来源:浙江贸促 2023-09-20 -
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 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海外回收市场
欧盟《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新电池法》)近日正式生效。《新电池法》除对未来在欧洲经济区销售的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须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标签及数字电池护照作出规定外,还对电池重要原材料的回收等方面作出要求。业内一致认为,《新电池法》的施行,一方面会让国内电池出口欧洲受到一些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带来新机遇。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布局海外市场。双赢之举国内动力电池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23-09-20 -
英国8月CPI意外降温,英央行周四将“最后一加”
尽管燃料价格飙升,但英国的通胀率意外下降,缓解了英国央行进一步加息的压力。英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英国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涨6.7%,涨幅低于7月份的6.8%,预期为7%;扣除食品和燃料的核心通胀率同比增幅从6.9%降至6.2%,预期为6.8%。 由于劳动力短缺,英国是七国集团(G7)中通胀问题最严重的国家,疫情推动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于本周四宣布再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推升至5.5%
来源:智通财经 2023-09-20 -
今年俄经济有望增长2.8%
莫斯科9月18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总统普京18日表示,俄当前经济形势总体平稳,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增长2.8%。 普京当天以视频形式召开关于编制2024年至2026年联邦预算草案的会议。他在会议上说,俄当前关键经济指标明显好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消费者需求增长,制造业不断发展。 普京介绍,俄预算执行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只出现轻微赤字。同时,今年俄非石油天然气收入较去年明显增加,7月
来源:新华社 2023-09-20 -
韩国今年税收缺口恐超32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9月18日|据韩联社,韩国今年的国税收入将较预期减少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47亿元),税收缺口规模恐达历史最大规模。数据显示,韩国今年的国税收入将从此前预测的400.5万亿韩元减少到341.4万亿韩元,减幅为14.8%(59.1万亿韩元),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跌幅。据分析,产生税收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半导体等企业业绩不振和韩国资产市场萎缩,进而导致了法人税和转让所得税骤减。
来源:格隆汇 2023-09-19 -
无限期大罢工!欧洲最大货航停摆、运营中断
在工会和管理层未能就加薪达成协议后,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Cargolux的员工于当地时间周四发起罢工行动,并将无限期地进行。据最新消息,欧洲最大货航-卢森堡货航的罢工进入第二天,该货运公司的情况继续恶化,其整个全球机队仍处于停飞状态。这次罢工由卢森堡基督教工会联合会(LCGB)和独立卢森堡工会联合会(OGBL)于周四发起,吸引了大量员工参与。据悉,周四下午就有700多名工人聚集在该公司总部外。LCGB代表强调,工人们决心罢工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 2023-09-18 -
中国手机在印度进退两难!韩国三星拿走更大蛋糕
中资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高歌猛进”的势头已按下“暂停键”,韩国三星手机则重新在印度拿走更多市场份额。自印度2014年提出“Make in India”以来,中国手机企业是最积极的响应者之一。小米印度2014年10月注册成立,到2023年,中资手机品牌进入印度市场已步入第十个年头。当下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有些进退两难,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小米、OPPO、vivo等印度中资手机品牌及供应链企业。
来源: 第一财经 2023-09-18 -
英国制造业团体调降今明两年制造业增长前景预测
9月18日周一,英国制造业贸易团体MakeUK下调了对今明两年制造业增长前景的预测,理由是工厂产出大幅下降以及经济不确定性。Make UK预计,2023年产出将下降0.5%,低于其6月预测的下降0.3%,预计2024年仅增长0.5%。Make UK政策主管Verity Davidge表示:“由于利率提高、生活成本上升和海外市场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制造商活动正急剧减缓。”低迷前景与英国经济整体形势相一致。Make UK预计今年英国经济将增长0.5%,2024年增长0.4%。
来源:新华财经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