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News & Information

经贸头条

  • 英国3月通胀率降至2.6%,连续两个月回落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3月份的年通胀率降至2.6%,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7%。  这是英国通胀率连续第二个月回落,此前英国通胀率在1月份急剧上升到3%之后,2月份降至2.8%。

    来源:新浪财经 2025-04-16
  • 准备“硬刚”特朗普关税威胁?日本经济顾问:谈判有很多牌可以打!

    4月16日讯,日本首相高级经济顾问、饮料制造商三得利CEO新浪刚史(Takeshi Niinami)最新表示,日本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有“很多牌”可以打。

    来源:财联社 2025-04-16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2096,上调14点

    4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2096,上调14点。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79.7%据CME“美联储观察”: 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79.7%,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0.3%。

    来源:新浪财经 2025-04-15
  • 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下挫 CFETS指数按周跌1.42

    新华财经上海4月14日电(葛佳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4月11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下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35,按周跌1.42,创2023年9月以来低位;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3.32,按周跌1.54,创2024年1月以来低位;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1.06,按周跌1.49,创2020年8月以来低位。上周(4月7日至11日),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因关税政策反复持续受挫,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股、债、汇三杀的局

    来源:新华财经 2025-04-15
  • 洛杉矶港高管: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最繁忙港口的进口在5月下降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Gene Seroka周五表示,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贸易伙伴的关税升级,企业暂停订单,这个美国最繁忙海港的进口最快可能在5月份出现下降。

    来源:新浪财经 2025-04-15
  • 外贸动态4.15 | 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美元显弱势;美拟征半导体关税;集运价欧线涨美线跌;各国出招应对美税;阿联酋调整入境政策

    外汇动态【人民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下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35,按周跌1.42,创2023年9月以来低位;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3.32,按周跌1.54,创2024年1月以来低位;SDR...

    来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2025-04-15
  • 俄方表态:中国需要多少石油,我们就准备多少

    据塔斯社4月1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表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向中国输送多少石油。对于如果美国对华石油供应降为零,中国会否购买更多俄罗斯石油的问题,鲁登科答复说:“我认为,中国的行动首先将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如果国家利益要求购买石油,中国当然会这样做,这是我们中国朋友的选择。”据报道,专家认为,如果保持目前的关税税率,美国对华原油出口或在未来几个月降为零。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04-15
  • 英国宣布扩大出口融资支持规模至800亿英镑 应对美国关税冲击

    英国政府宣布,将把出口融资支持规模扩大200亿英镑(约合260亿美元),其中包括为受美国关税影响的企业提供专项支持。这项政策旨在为出口商创造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应对贸易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实施的美国关税政策,加剧了英国企业对新型贸易体系适应性的担忧。根据新政,英国出口信贷署(UKEF)的融资能力将从600亿英镑提升至800亿英镑。其中100亿英镑被指定为短期纾困资金,重点帮助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企业。

    来源:金融界 2025-04-15
  • “即买即退”全国铺开 推动“世界工厂”向“消费目的地”转型

    近日,境外旅客来华消费再迎便利举措,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作为吸引入境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即买即退”政策通过即时退税提升消费体验,叠加去年底实施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境外旅客的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入境消费一揽子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受访专家预计,未来5年入境消费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约0.8个百分点。同时,“即买即退”的政策设计有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 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芯片与药品进口调查

    美国商务部在两份公告通知中表示,已开始调查“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商务部针对半导体的调查范围广泛,将评估传统芯片和尖端芯片的进口情况。

    来源:金融界 2025-04-15